成都軌道交通 27 號線一期工程全線 23 座車站全部移交運營公司
成都地鐵27號線一期工程,2024年底的開通運營在即。23座車站已全部移交給運營公司,這是一個顯著的進展。此舉無疑引發了公眾對這條線路的強烈期待。地鐵線的建成,不僅方便了居民的出行,也深刻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布局。
工程的基本概況
成都軌道交通27號線一期工程的線路非常長,總長度達到24.86公里。起點位于新都區石佛站,終點設在青羊區蜀鑫路站。該線路貫穿了成都市多個區域。共有23個車站,其中6個是高架站,17個是地下站,這種布局是經過周密規劃的。線路所經過的地方,都是城市未來發展的重點區域。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是成都第二條全自動運行的地鐵線路,并且首次開通了高架區間全自動運行的路段。這標志著更高的運營效率和更先進的運營模式。這條線路的建成對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設面臨的困難
這條線路一期建設過程并不順利。它跨越了廣泛的區域,必須協調眾多區域的資源和協作。工期非常緊張,仿佛在與時間賽跑,每個環節都必須迅速推進。交叉作業頻繁,需要眾多部門和隊伍的緊密配合。面對重重困難,建設團隊依然努力向前,為了達成目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此外,他們還需克服各種不可抗力的因素,比如天氣等外部條件,這些都可能對工程進度造成影響。
提高效率的舉措
成都軌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為高效推進建設任務,想出了不少巧妙的方法。他們組織參建單位強化場內運輸環節,精心安排運輸內容,從而大幅提高了現場組織效率。此外,針對每個車站的具體情況,他們制定了“一站一策”的施工策略。這種量體裁衣的方案確保了車站移交和缺陷整改工作既高效又高質量地推進。例如,某些車站需特別重視地下結構的安全,而另一些車站則在地面設施建設上有特定需求,這些問題均得到了妥善處理。
應對特殊情況的準備
成都的雨季常常給施工帶來不少麻煩,面對這一挑戰,建設團隊主動開展了應急演練。遇到暴雨等惡劣天氣,現場檢查和監督變得極為嚴格,施工現場的安全始終得到有效控制。經過這樣的充分準備,即便在雨季等特殊時期,工程進度也能保持穩定。而且,在確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23座車站的移交工作也按計劃得以順利完成。
建設中的新技術應用
在這條線路的建設過程中,新技術應用廣泛。智慧管理平臺如同線路的智能大腦,實現了項目信息的即時共享。建設團隊引入了“5G軌行區調度指揮系統”,保證了隧道內信號的穩定連接。同時,CPIII測量技術也被投入使用,它能夠對整體道床軌排進行精準調整。這些措施都是為了保障列車未來運行的穩定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SAC技術的運用使得現場裝配流程完整無誤,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裝配施工的完成率更是達到了85%。
工程的意義與期待
工程系統聯調順利告捷,目前正忙于缺陷整改和行政驗收的準備工作。工程完成后,成都北部與中心城區的聯系將大大增強。沿線居民的出行將更加方便,交通擁堵的煩惱也將隨之消失。成都市快速軌道交通的出行服務將迎來質的提升。大家是否跟我一樣,期盼這條地鐵線能在2024年底順利開通?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想法,別忘了點贊和轉發。
作者:小藍
鏈接:http://www.haitaopa.cn/content/3961.html
本站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我方刪除。